「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縱觀金庸全書能稱得上「英雄」的人物不多,《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教主陽頂天可算其中一位。據傳聞在北宋年間明教遭朝廷打擊,因此而衰敗,《射雕》、《神雕》時代再難見到明教的蹤跡,直到《倚天屠龍記》時代前期,在陽頂天的英明領導下明教才再度出現在世人眼前。
《倚天屠龍記》時代中原武林以少林、武當、峨眉三派為翹楚,其余小門派、小山寨更不下千百,而明教則雄踞西域崑崙山同中原武林分庭抗禮,憑一己之力顛覆了整個《倚天》時代的江湖。在陽頂天領導期間,明教能人輩出高手如云,他集結了左右光明使者楊逍、范遙,座下有白眉鷹王殷天正、紫衫龍王黛綺絲、青翼蝠王韋一笑、金毛獅王謝遜四大高手,此外更收攬了五散人、五行旗使者作為「先鋒」
,明教上下無一人不對陽頂天心服口服,甚至連他的死對頭成昆都不免稱贊他當年氣焰不可一世!可惜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陽頂天一世梟雄,怎奈還是被自己的愛妻所害,走火入魔死于非命,然而陽頂天雖然死了,金庸先生卻給他留下了一個兒子。
蕭峰武功蓋世,幾可縱橫武林,為何如此?原因是那個時代江湖上的高手并不多,所謂「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原著中記載蕭峰的武功與慕容復在伯仲之間——蕭峰雖然天生的勇武,遇到了這種亦正亦邪的功夫,卻也頗覺不易應付,再加上慕容復的武功和他亦是在伯仲之間,每在要緊關頭出手攻擊要害,更感辣手。
那麼慕容復的武功處于什麼水平呢?《天龍八部》第一高手掃地老僧的話總不會騙人吧?在他眼里慕容復不值一提,認為他
「年紀尚輕,功力不足,無法研習少林七十二絕技。」眾所周知,《天龍八部》里少林出了四大神僧,其中空見武功最高,其次應當是空智大師,書中交代「空智于少林派七十二絕藝得其十一」,對比前面慕容復無法修煉七十二絕技的表現來看,這位空智大師的武功應當遠在他之上。蕭峰武功與慕容復在伯仲之間,實戰稍勝慕容復,那麼他的實力同樣不可能超越遠勝于慕容復的空智大師!
空智大師的武功在《倚天屠龍記》里處于什麼水平呢?楊逍與三渡交手的時候,金庸先生特意寫了一段旁白——(空智)此刻見楊逍神技一至于斯,都不由得暗自嘆服。顯然楊逍的武功更在他之上,由此便可以證明楊逍的武功在蕭峰之上,金庸原文說他一法通萬法通,什麼兵刃都能使用,足以證明楊逍的武功也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為何說楊逍時陽頂天的兒子?從四個細節可以得到答案。
第一:楊逍的職場生涯太過順利。書中記載楊逍二十出頭便已經成了明教的光明使者,在明教之中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小小年紀憑什麼能夠得到陽頂天的賞識?殷天正、謝遜哪一個會比楊逍差?如果不是依靠關系戶,我認為楊逍很難這般順利上位。
第二:光明頂簡直成了楊逍的家。小說中陽頂天死后,五散人、四大法王幾乎都離開了光明頂,唯有楊逍住在這里,這個明教總壇幾乎成了他的家。他在這里生活,在這里享福,奴仆收了一大堆,女兒更睡在了明教密道的入口上,話說楊逍有什麼資格能將光明頂總壇據為己有?話說五散人、韋一笑等人都不服楊逍,為啥又不來理論?
第三:乾坤大挪移神功。此乃明教無上神功,歷來只有教主才能修煉,然而陽頂天卻破格傳給了楊逍——
楊逍道:「‘練會’兩字,如何敢說?當年陽教主看得起我,曾傳過我一些這神功的粗淺入門功夫。我練了十多年,也只練到第二層而已。」如果僅僅只是部下關系,陽頂天怎能放心將這門神功傳給楊逍?他為什麼不傳給范遙、謝遜偏偏傳給楊逍?第四:楊逍的年齡。小說中中期楊逍的年紀大概在54歲左右,成昆大概70歲,陽頂天大概比成昆年長16歲,如果陽頂天活著,他大概比楊逍年長32歲。從年齡上看,楊逍也符合陽頂天兒子這一身份。
如果楊逍是陽頂天的私生子,那麼楊逍年紀輕輕便當上明教光明使者這一疑問就解釋得通;如果楊逍是陽頂天的私生子,那麼子承父業,楊逍據光明頂總壇為自己的家也可以解釋得通,五散人、韋一笑、殷天正等也不好意思趕他走;如果楊逍是陽頂天的兒子,那麼陽頂天當然可以破例傳他「乾坤大挪移」。
所以個人認為這個武功在蕭峰之上的楊逍先生,極大可能就是陽頂天的兒子,所以張無忌後來將明教教主傳給他,恐怕也有點物歸原主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