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中,別墅這種高檔住宅是財富的象徵,別墅區的房子都是富麗堂皇,配套設施完善的高檔社區。
但是在現在有一片豪華的高檔別墅區內,竟存在著一塊格格不入的地方。
一片坑窪不平的菜地和一棟低矮小灰樓緊挨著別墅區,房子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人住過了,周圍的菜地也被野草所佔領了。
但是面對這樣的情況,別墅開發商也是有苦說不出,因為這棟小房子的主人,正是當年那唯一一戶不同意拆遷方案的人家,而這場拉鋸戰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在當今經濟形勢一片大好的階段,城市規劃的改善與重建專案早早地就被提上了日程。但是,商業區域的改善容易,住宅區域的拆遷卻異常困難。
在整條拆遷環節中,只有達成所有人滿意才算皆大歡喜,只要有一個人堅持著自己的立場絲毫不退讓,那就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龐楊村商品房的開發專案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而且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今天。在經過層層審批之後,這項計畫被敲定下來,並定于兩年之後開始著手實施。
2006年,開發商帶著政府開示的批文,來到這邊進行拆遷工作,打算在此處蓋一座名為「瑞景國際」的別墅區。
拆遷通知瞬間在小村子裡傳開了,對此,這是大多數村民願意看到的事情。
因為當時已經有很多人因拆遷而「一夜暴富」,能夠一勞永逸地「換房拿錢」,這是大家都希望的事情。
按照拆遷計畫,龐楊村全村一共60戶居民將會搬遷至北側500米處,新建設的社區「城南花苑」居住。當時政府制定的拆遷標準是「一拆一還」。
「拆」按照房屋面積拆遷,兌換相應平米數的新房,「還」則是按照村民的土地所有面積補償現金,換算下來每戶人家大概還能拿到400萬左右的補償款。
在當時,這400萬的拆遷補償款可以稱得上是天文數字了。
再加上還能兌換等面積的新房子,當拆遷政策公佈的時候,就已經有十餘戶人家直接在同意書上簽字了。
大眾效應就是這樣,越來越多的村民簽署了拆遷方案同意書,
直到剩下村北的一戶莊姓人家。
6月底,村委會成員和開發商一起來到了龐楊村10組村民莊老太家中。實際上,家中的二位老人在接到搬遷通知後,就已經想要同意這個非常豐厚的補償了,當天雙方聊得都很愉快。
就當開發商認為事情一切順利時,二位老人在第二天早上拒絕了這份方案。
僅隔一晚就發生了變卦,這讓開發商方面措手不及,居委會得知情況後也立刻來到莊老太家中詢問緣由。
事實上,莊老太在法律層面上只能算是這棟房子的居住者,而真正的房主則是他的二兒子——莊龍弟。
提起這個人,周圍的村民都會發出一聲訕笑。莊龍弟已經是30多歲的成年人了,但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無業遊民。
常年啃老在家中待業,和自己60多歲的父母還有十幾歲的侄子擠在這間小房子裡。幾年之前他才以結婚為理由讓父親把這間小房子過戶給他。
而針對這種情況,開發商在初期就已經開出了非常豐厚的補償方案——補償兩塊置換地皮、兩套新房子和一百萬元補償款。
反觀莊龍弟的家庭狀況,他的父親因病不能勞作,自己又整天遊手好閒,他家中唯一的收入來源,就是老母親在房屋四周的菜地中種出的農家菜。
如此低收入的家庭,在這樣的賠償方案面前,根本沒有理由拒絕。
但是,莊龍弟心裡可是有不一樣的心思。他認為,既然是要拆遷,那麼屬于自己家的每一寸土地都應該算入拆遷補償款裡。
因為家裡常年種地,為了擴大菜地面積,莊龍弟家常年佔用著房子周圍的公共空地。
不過因為龐楊村房屋分佈廣泛,莊龍弟家的佔用行為影響不到其他人,空地也就這樣一直被他們用了起來。
莊龍弟對母親說,如果同意拆遷,那麼自己家將失去收入來源,莊老太也因為寵溺兒子被他說動,才以「搬遷後沒有地方種菜」為理由,不同意拆遷方案。
在拒簽之後,莊龍弟竟然將不屬于自己家的空地也納入了拆遷范圍內,並且給出了一個新的補償方案——在原有基礎上再加兩百萬。
這樣的情況讓開發商左右為難。此時拆遷工作已經進入尾聲,就只剩莊龍弟一家沒有同意拆遷。
但是隨意答應了莊龍弟的無理要求又無法向早已同意拆遷的村民們交代,于是開發商只能再次尋求協商。
看到開發商三番兩次地登門拜訪,和自己低聲下氣地商量拆遷事宜,莊龍弟以為自己在這件事上占了上風,于是開始連續提出無理要求。
當每次村主任參與調解時,他都會說:「想要我同意拆遷,那你們先把我侄子當年的問題解決再說。」
莊龍弟的侄子名叫莊馬,當年村裡舉辦「抓鬮選地皮」的政策,村裡每家派出代表抓鬮,公平公正公開。
但是也正是在那一年,莊馬的父母雙雙因交通事故去世,導致他們家沒有人到場參與抓鬮。
不過當時村委會也了解到他們家的特殊情況,按照順序安排了一塊200平米的地皮分給了他,直到現在這塊地皮也依然空著。
就是因為這件事,莊馬和莊龍弟一直對這件事情耿耿于懷,沒少去村委會裡鬧。而村主任之前也想過一些解決措施。
專門帶著二人去重新選一塊地皮,可誰知他們竟然選了一塊綠化用地,還美其名曰「那個地方臨街,位置好,以後可以用來蓋商店。」
就這樣,這件事情一直被拖到現在,但是莊龍弟的要求開發商是無法滿足的,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就這樣展開了。
開發商是沒有辦法一直和莊龍弟一家耗著的,無論他們同不同意拆遷,開工日期到了就必須破土動工了。
十幾台挖掘機同時開入村內,將老舊房屋全部拆除,只剩下莊龍弟一家孤零零地立在那裡,但是莊龍弟心裡絲毫不慌,他認為終有一天自己會勝利的。
隨著建築工地不斷成型,僅兩年時間別墅區就蓋好了。兩米高的水泥牆包圍著莊龍弟家,他們想要出門只能繞彎走一條遠路。
但是這樣一棟老舊民房和農家菜田插在高檔別墅區中間,讓人怎麼看怎麼彆扭。經常有業主興致勃勃地來看房,但是一看到社區內這樣的情況,扭頭就離開了。
這樣的情況層出不窮,讓開發商如鯁在喉,但又無可奈何。
隨著別墅區逐漸賣出,在業主們的強烈要求下,開發商用園林景觀將莊龍弟家圍了起來。他們挖了一條幾米寬的河道,並用大石頭砌出了一圈河岸。
對此,物業方面稱:「如果不進行景觀改造,那社區質量就達不到要求,比起他們家來說,我們更應該對社區內的業主們負責。」
2012年,開發商正準備動工二期專案,加蓋別墅和多層電梯花園洋房。當時莊龍弟一家的菜地與高檔社區格格不入,越來越令他們頭疼。在二期專案開始前,開發商再一次來到了莊龍弟的家中,這次開出了4000萬元的賠償款。其實這樣做開發商也是無可奈何,因為瑞景國際的定位特殊,如果拆遷的問題不解決,那麼集團將會承受非常大的損失。
而此時的莊龍弟開始洋洋得意了起來,他開始慶倖自己當初沒有鬆口,現在算下來,拆遷款每年漲了400多萬,而自己只是每天躺在家裡拖著就好了。
莊龍弟前思後想,然後當著村主任的面,再一次拒絕了開發商的巨額賠償。這樣做的原因是,莊龍弟這些年一直在關注著瑞景國際的開發動態。
他知道現在這個節骨眼正是二期樓盤準備動工的時候,要不然開發商也不會如此低三下四地和自己協商。
而二期樓盤一旦開始動工,那麼將要持續到2016年才會交房,如果自己能挺得住的話,那麼還能再要脅開發商長達四年的時間。
到時候如果這裡的房價上漲,自己要8000萬也絕對不是空談。
此時開發商也明白莊龍弟的心裡,眼前的這個人並不是一般的釘子戶,他非常了解現在雙方的處境,開出的條件總是超出合理范圍之外,又在承受范圍之中。
莊龍弟要的,是用自己的破房子實現利益最大化,像是一個填不滿的無底洞。在詳細商議過後,開發商又去找了莊龍弟兩次,但無論如何他都沒能同意。于是在2013年起,開發商和村委會的人再也沒去找過他。
二期工程也如期開工,建設規劃重新進行了制定,莊龍弟家的位置被完美避開,絲毫不會影響到二期房屋的銷售。
此時,莊龍弟心裡慌了,因為一旦自己家的位置失去了價值,那麼自己將會一分錢都要不到。
而且不光是這樣,在6月份河道景觀通水之後,自己家完全失去了通行的道路,要想出門或者回家,就必須徒步涉水通過河道景觀。
莊龍弟對此也是束手無策,因為菜地周圍的建設用地都是開發商通過合法途徑買下的,社區的業主們也都表示,「只要社區內建設合法合規,那開發商有權隨意處置。」
現在莊龍弟才開始品嘗到自己的苦果,莊老太每天都要推著自己的三輪車趟過河道,再將車子抬到草地上,如果遇到雨天,那水位能達到膝蓋處,只能摸索著過河。
而到了冬天,由于河面無法結冰,冰冷刺骨的河水像鋼針一樣紮在莊老太的腿上,而這一切,都源于她兒子的一意孤行,莊龍弟也從沒有想過要幫母親分擔一下。
後來有媒體記者前去採訪,莊老太向記者大倒苦水:「當初就應該同意人家,現在好了,我們連出門的路都沒有了。」
而對此莊龍弟則表示:「如果方案合理的話,我就同意搬走。」但是誰也不知道,到底多少錢對于他來說才算合理,到底怎麼樣他們一家才能搬走。
同年7月,線民「娃哈哈」在微博發佈了一組照片,照片中一棟兩層小灰樓佇立在新式三層別墅群之中,兩者之間隔著圍牆和河道,儼然像是一座孤島。
還有一張照片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照片中是頭髮花白的莊老太推著三輪車過河的場景,她的整條褲子都被河水浸濕,正在吃力地試圖將三輪車抬上河岸。
對此,很多人的評價褒貶不一。其實按照正常情況來說,開發商的做法是存在違規的,莊龍弟一家自由出行的通道等于是被開發商強制剝奪了。
莊龍弟是可以向有關部門反映撤銷這些不合理建築的。
莊龍弟也確實向村委會提出過這個問題,但是他心裡也明白,這些年他得罪了不少人,沒有人會為這點小事盡心盡力地幫他,更何況村委會之前已經幫他解決了停水停電的問題了。
對于改建河道的事情,村委會也只是一直表示:「我們已經將具體情況向上反映了,但是什麼時候會改變,我們也不知道。」
而且現在,已經沒有時間給莊龍弟談判了。吳江的房價已經快速上漲,2016年元旦節時,瑞景國際全部樓盤售罄,開發商已經完成了樓盤開發,莊龍弟的宅基地已經沒有任何價值了。
在得到談判方案之前,他就已經失去了談判對象。眼見到手的4000萬化作泡影,莊龍弟後悔不已,只能帶著妻子和侄子離開了老宅。
而在莊老太夫妻苦苦堅持了一年之後,也跟著兒子搬了出去。這間延時存在了10年之久的房子,最後的下場還是被拆除掉了。但是雖然房子被拆除了,但是這塊宅基地卻被荒廢了。
由于瑞景國際的開發商已經結束了開發計畫,這片幾百平米的宅基地得不到任何開發計畫,這塊地變得分文不值。
在這場持續了十年的拉鋸戰最終的結果是雙輸,沒有一個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在社會穩步發展進步的同時,有效合理地進行平等協商,使雙方盡可能地達成共贏才是最佳方案,像莊龍弟這樣貪得無厭,只會自食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