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有人問:「怎樣的女性被定義為俗女?」
有人說:「俗女是愛慕虛榮,沒有文化內涵的女性。」
然而,今天書君給大家介紹的這本書《俗女養成記》,將會告訴我們真正意義上的「俗女」,不是淑女,不是剩女,而是普通平凡,快樂自在的女性。
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作者與家人之間熱氣騰騰的生活小事。講述了一個普通女孩掙脫傳統觀念的束縛,如何活出真正自我的故事。而據《俗女養成記》改編的同名電視劇,打破了台視十三年來的收視紀錄,在第55屆金鐘獎上一舉斬獲三項大獎。
接下來就讓書君帶大家走進這本書,認識這位不一樣的女性,學習她如何把普通的日子過得閃閃發光。
演員蘇菲瑪索說:「女人最可悲的不是年華老去,而是在婚姻和平淡生活中的自我迷失。女人可以衰老,但一定要優雅到死,不能讓婚姻將女人消磨得失去光澤。」
一個女人被社會賦予了太多的角色。但卻忘了一個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成為自己。
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冬至前一天,婆婆帶著剛進門的媳婦做菜包,好用來拜祖先。婆婆做好餡料,交代媳婦包好了放鍋裡蒸,然後就去午睡休息了。但是初為人婦的媳婦第一次做這種過節包子沒有經驗,也沒有聽懂婆婆的交代,最後把菜包做得大小不一,形狀各異。
婆婆醒來後看到非常生氣,感覺這個媳婦讓自己顏面掃盡了,逢人就說自己的媳婦有多笨,稱她不是個稱職的媳婦。
媳婦聽了婆婆對自己的評價,心裡也挺委屈的。但是她也無力反抗,只能默默忍受。
很長一段時間裡,女人往往容易忍受自我的壓抑,去迎合婚姻對女性的定義,做一個賢良淑德,相夫教子的好女人。
但是書君覺得愛情是自由的,婚姻裡的責任不該成為用來束縛女人的枷鎖。
如果女人能在婚姻裡自能成羽翼,就不必去仰仗別人的肯定。因為要做怎樣的女性,只有自己能定義。
只有不依附于任何一個人,活出自我,才能在自己的領域裡活得發光發熱。
好女人不應該被婚姻唯一定義,就好像那樹杈努力想要伸向天空,活得堅韌而自由一樣。女人要找到屬于自己得那種姿態,才能讓自己活得無可替代。
電影《心靈奇旅》裡面有這樣一句話:「人生充滿各種可能性,你只需要找到方向。
」
但是,生活中很難找到自己的方向,因為我們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因為,很多時候按照自己意願去活,就必須面對社會輿論與壓力。
一次,學校要舉辦一個周年慶,除了本來固定舉行的運動會之外,當天還特別邀請了許多嘉賓來表演助興。
在操場上,作者居然看見自己的阿嬤和媽媽。她們塗著紅唇,畫著濃黑的眉毛,穿著紅豔豔的少數民族服飾,打著赤腳在跳著《高山青》。大家立馬被主席臺上青春活力的舞蹈吸引住了,大聲叫好。
看著長輩們忘情地跳著舞,作者的心裡很是震驚。她沒想到那個每天板著臉管教自己的長輩居然也有如此可愛的一面。而這一刻的她們,才是屬于自己的。
原來,在循規蹈矩的生活裡,他們也有著想要過的生活。
書君認為,雖然生活中還會有很多不如意,但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的人,才能活得更加幸福。
真正的幸福不是活成別人那樣,而是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生活。
但是這種生活也不是隨心所欲。而恰恰是給自己設定一個想要達成的目標,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過上自己喜歡的日子。
江鵝說過:「人如果接納了自己,看世界就會順眼。」
生活中,我們不僅要從遠處觀看自己,學會內觀,接納自己更加重要。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段難忘的學生時代,作者也不例外。小奇是新來的插班生,卻是最吸引作者的人,作者想靠近她,跟她玩。
有一次作者去小奇家裡玩。發現她的家裡很小,傢俱又很簡樸,家裡只有一台電視,生活得並不富裕。但是小奇並沒有因為自己家窮而自卑。
在學校裡,她的制服永遠乾淨,身上總是備著手帕,紙巾。她從不像其他人那樣羡慕班長常常有新發圈,也不會關心哪個同學買了自動鉛筆盒。
安心從容的生活態度,沒有讓她覺得卑微和不幸,反倒讓她的心裡多了一份富足。
書君認為,一個人只有接納生活的不完美,不斷完善自我,向內求索,便一定能在命運的不公里,尋求到真正的快樂。人生在世,不要讓並不如意的生活,耗盡我們對生活的嚮往。
只要自己內心夠篤定,一切不利因素都不會磨滅心裡那份堅定。而且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必定受過冷嘲熱諷,但只要順著內心走,那個最想要成為的自己,總有機會在縫隙裡探出頭來。
人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來源于成就感,這種成就感包括自己對自己的認可度,社會對自己的認可度,周圍人對自己的認可度。
作者小時候經常把一種鞋子穿得鞋底從前面脫落下來,俗稱「開口笑」。
父親也叮囑她這種鞋子泡水特別容易爛,她不僅不聽父親的吩咐,還經常把腳從這個洞口裡伸出來,放在水龍頭下沖冷水。這件有趣的小事,反而成了一種她兒時最大的樂趣。
節儉的父親只好反復用鞋膠粘好這個洞口。相比其他同齡孩子穿新鞋子,期待獲得物質上的滿足,她只能穿這種沾滿鞋膠的舊鞋子,享受精神上的滿足。年幼的她,非常喜歡這樣「不合時宜」的自己。
書君覺得,人生不一定都是有標準答案的。活得不合時宜,才是對自己最大的仁慈,也是愛自己的最大表現。
真實地做自己,通過自己的努力給這個世界帶來溫暖和愛,才是苦難給予我們的力量。
書君覺得,人應該成為自己的宮殿,否則世界就是你的囚徒。
不合時宜,就是在每一個平凡的生活裡建造一個自我,才是最不俗的活法。
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而每一個不被珍惜的當下,也是對生命的浪費。」
即使平凡俗氣,也可以變成起舞的每一天。
在作者筆下,俗女是一種生活態度,對生活看清後的闊達開朗。真心接納自己,喜歡自己,遵從內心,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不拘泥于外界的評價,不屈服于別人的眼光。
就像書裡最後說的,「聳聳肩挺這個既優秀又普通的自己一把。」
願每個人都理直氣壯地為自己撐腰,活成自己最喜歡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