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不要太累、離家近一點,恐怕是每個打工族可望不可及的夢想。
但是35嵗之後的打工人生,好像就沒有那麽多的選擇空間。
35歲之前,加班、熬夜、出差,那都不是事兒。熬到半夜兩點,畫圖、出方案,倒床就睡,第二天仍是好漢一條。
35歲之後,熬夜到11點撐不住了,再晚就睡不著。出差最好當天能往返,晚上還得哄BB睡覺。加班?千萬別找我,下班還得接晚托班的孩子。
要不然,就是纍計經驗,拿一份對得起年紀的薪水。
要不然,就是接受現實,每天按時按點上下班。
你肩膀上的經濟壓力、你習慣過好日子的生活方式,都像蜘蛛網一樣層層包覆你,讓你在面臨職場挫折時,更覺得茫然、無依靠。
公司會很期待你,因爲你的年資,決定你是公司重點發展的「管理層」潛力股。
但中年人,也是壓力最大的,尤其是40嵗左右。
因爲生活的擔子,比年輕一個人的時候,重多了,所以你沒有太多的選擇。
因爲家庭,因爲孩子,你需要大量的「生活時間」,用來兼顧家庭,照顧寶寶。
你無法加班,不能去太遠的地方。
你需要賺錢,但是又不能太疲憊……
你只能「挑三揀四」。
所以,人到中年的你,即便工作真的難以忍受,你也不能和年輕人一樣,灑脫離職了。
一份工作,什麽時候最開心?剛去上班的時候,和丟出離職單的時候。
剛去,一切都是嶄新的開始;離職,所有煩心事再與自己無關。
所以心情,當然會很輕鬆,日子也好過很多。
但是,當你因爲各種原因,無法「重新開始」,又是在很煩惱眼下的工作,怎麽辦?
不如在心裏設定一個離職的時間。
然後對自己講:「只用忍到那一天哦!」
然後,你就會開心很多。
很多事情也會好轉起來。到那一天,說不定,你也不想離職了。
很多時候,工作難熬,只是因爲你「太想做完美」了。
不管你,是不是要離職。作爲打工族,你都要知道:
決定你薪資的,不是老闆,而是你的能力,以及市場的需求。
多關注最近其他企業的需求。
如果哪天實在做不下去了,這些年的纍積,也會讓你清楚自己去哪裏,能拿到多少錢。
誰都想要有好的發展,自己心裏沒有「職業規劃」的話,換到哪裏都是打卡沾醬油。
還要開賬戶,辦手續,好麻煩!
減少錯誤的選擇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人到中年,能夠選擇的空間,已經少了很多。
但是比起年輕人,中年人的優勢,就是社會經驗豐富,認識的朋友夠多。
不妨多瞭解市場最新的動態。
如果有好的崗位,在「內部推薦」時期,能拿到諮詢,也會穩妥很多。
其實很多時候,自己做的不開心,還是因爲覺得「努力和回報」不成正比。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之前有寫文講過,如何跟老闆「談」。
這是很重要的時候,不能總是想「不開心就換工作啊」。
其實,工作都是差不多的,如果有想法,不如和上司,和老闆聊。
當然,你需要有自己無法取代的地方。
然後,爭取自己應該的權利,在「公司」裏面「跳槽」,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哦!
卡耐基說:「利用空閒,找一種本業以外你愛好的副業,如果可能,還須多找幾種。」
身邊不少朋友,在發展「副業」。
你有一技在手,無論是攝影烹飪,PPT還是Excel,寫作還是演講,趁著網路經濟的大熱,打造屬於自己的副業,做一個妥妥的「斜杠中年」,在本職工作之外,擁有一份額外收入,在意外來臨之際,「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當你擁有一項或多項穩定的副業收入時,主業的經濟收入對你的束縛感或許就沒那麼強。你擁有的副業越多,你具備隨時離開的勇氣就更大,而不是坐等中年危機的到來。
工作,對中年人來說是生活和社會地位的支撐。
突然失去工作,將使人產生巨大的焦慮、籠罩在不確定的陰影,甚至對自我感到懷疑。
人生就像爬山,往往讓你放棄的,不是山路,二十內心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