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時代江湖武學境界并不低,金庸先生最初甚至把它設定的比《神雕俠侶》的武學境界還高——江湖間奇人異士,所在都有,比之宋末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之世,武功固更見精進,而驚心動魄,可歌可泣之事,也是書之不盡。在這部作品中涌現了一大批高手,明教左右光明使者、四大法王、六大派掌門人、陽頂天、成昆、玄冥二老、少林三渡、波斯三使、趙敏三手下等,都可算得上一流好手。
在這一大批高手當中有一個人的實力最被低估,此人就是楊逍。
楊逍之所以被人低估,原因在于他善于隱藏自己的實力。光明頂上,五散人、韋一笑等視楊逍如無物,居然敢公然挑戰楊逍,結果差點敗在他的「乾坤大挪移」之下,周顛歷來輕視楊逍,然而當楊逍真正展示出實力以后,他慚愧無比——
周顛與楊逍素有嫌隙,曾數次和他爭斗,此刻越看越是慚愧:「楊逍這龜兒子原來一直讓著我。先前我只道他武功只比我稍高,每次動手,總是碰巧運氣好,這才勝了我一招半式。豈知我周顛跟他龜兒子差著這麼老大一橛。」
那麼楊逍真實武功究竟達到了什麼水平呢?如果將他放到《天龍八部》時代,恐怕蕭峰都難以匹敵。
一部小說武學境界到底高不高不能看文字,金老先生在有些作品里將高手過招的場面描寫得十分宏大,以至于許多讀者被蒙蔽了雙眼,如果單單從文字描寫手法入手,那《鹿鼎記》的武學境界恐怕不會比《天龍八部》低。
同理,《天龍八部》的描寫手法也比較夸張,以至于許多朋友誤認為《天龍八部》武學境界最高,其實不然,首先天龍寺高僧說過——
本因道:「依這六脈神劍的本意,該是一人同使六脈劍氣,但當此末世,武學衰微,已無人能修聚到如此強勁渾厚的內力,咱們只好六人分使六脈劍氣......」
這是一個武學末世。從一燈大師身上也可看出這一點,天龍寺高僧武功不在段延慶之下,然而他們的一陽指造詣卻并不高——枯榮道:「倘若你再活一百歲,能練到第幾品?」本因額上汗水涔涔而下,顫聲道:「弟子不知。」枯榮道:「能修到第一品嗎?」本因道:「決計不能。」
《神雕》后期,一燈大師便已經將一陽指修煉至登峰造極之境——此時一燈大師的「一陽指」功夫實已到了登峰造極、爐火純青的地步,指上發出的那股罡氣看來溫淳平和,但沛然渾厚,無可與抗。
所以把一燈大師放到《天龍》時代顯然也足以等同于掃地僧級別的存在。
明白這一點后咱們再來看看楊逍。
面對少林三渡,楊逍火力全開,旁邊的觀眾看傻了眼,其中最震驚的單數空智、范遙二人——空智于少林派七十二絕藝得其十一,范遙自負于天下武學無所不窺,此刻見楊逍神技一至于斯,都不由得暗自嘆服。
書中介紹空智大師于少林七十二絕技學了學了十一門,功力之深恐怕不會比后世的方證大師差,這樣的修為算什麼水平?在《天龍》時代足以吊打慕容復。掃地僧一眼就瞧出了鳩摩智的內功來歷,那麼他顯然也不會看錯慕容復的內功修為,他對慕容復的評價如下——他說到這里,眼光向慕容復轉去,只看了一眼,便搖了搖頭,跟著看到鳩摩智,這才點頭,道:「是了!令郎年紀尚輕,功力不足,無法研習少林七十二絕技.
.....」
書里記載慕容復的實力僅僅略遜于蕭峰——蕭峰雖然天生的勇武,遇到了這種亦正亦邪的功夫,卻也頗覺不易應付,再加上【慕容復的武功和他亦是在伯仲之間】,每在要緊關頭出手攻擊要害,更感辣手。
如此看來,二人修為均難以勝過空智大師!試問又怎比得上令空智心服口服的楊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