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何為梟雄?蓋聰明才智之士,皆是積極進取之人,成為梟雄必備條件無他,即「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用的好的人,為國為民,便是英雄;用不好的人,自私自利,則是梟雄。金庸筆下一代梟雄雖然不多,倒也有那麼幾位。
他們分別是《倚天屠龍記》里的陽頂天、《笑傲江湖》中的任我行和早年的東方不敗。今日咱們單獨來聊一聊關于陽頂天的一個故事。
陽頂天是明教教主,可算明教中興之主,在他的率領下,明教集結了一大批高手,左右光明使者、四大法王、五散人、五行旗使者皆為武林一流高手,獨居西域,傲視武林,成為江湖上最了不起的組織。可惜英雄難過美人關,陽頂天最終還是因妻子與成昆偷情而走火入魔而死,從此明教開始走下坡路,直到張無忌的橫空出現,明教才有了一線生機。
陽頂天雖然死了,不過卻留下一個徒弟,這一點許多朋友恐怕都不知道,陽頂天的這名弟子武功甚高,而且還是一個絕頂聰明之人,甚至連張三豐都得叫他一聲哥哥!
有些朋友看到這里可能會感到奇怪,張三豐都得喊哥哥,那陽頂天的這個徒弟年紀到底得多大?不知大家看過《水滸傳》沒有?許多江湖豪杰見到宋公明往往都親熱的叫一聲宋江哥哥,武松如此、李逵亦如此,這里的哥哥是親哥哥嗎?顯然不是,其實是對男子的尊稱,與別人別人口中的「楊兄」、「李兄」的概念是一樣的!
有趣的是,陽頂天的這個徒弟不是旁人,他就是楊逍!既然是徒弟,那必定有傳授武功,陽頂天是否傳授過武功給楊逍呢?有,這門武功名為乾坤大挪移,原文有記載:
楊逍道:「‘練會’兩字,如何敢說?當年陽教主看得起我,曾傳過我一些這神功的粗淺入門功夫。
我練了十多年,也只練到第二層而已......」
怪不得年紀輕輕的楊逍就能成為明教光明左使,原來背后是陽頂天在提拔!楊逍德行雖然不夠,但腦袋瓜子卻很聰明,他是明教最聰明之人,比范遙冷靜、比金毛獅王謝遜隱忍、比殷天正博學、比韋一笑狡猾、比五散人有戰略、比五行旗使者有計謀。不然張三豐豈能對他另眼相看?
當日在武當山頂,張三豐一見到楊逍立馬便有了一個令人意外的表現:
張三豐久聞殷天正的名頭,何況他又是張翠山的岳父,楊逍在江湖上也是個大有來頭的人物,當下走上三步,拱手道:「張三豐恭迎殷兄、楊兄的大駕。」
他稱呼殷天正殷兄還算合理,畢竟殷天正是張翠山的岳父,他是張翠山師傅,輩分相同,尊稱一聲殷兄是可以的。至于楊逍就令人感到奇怪了,他比楊逍大了幾十歲,何以稱他楊兄?我認為還是輩分問題,首先文中提及張三豐知道楊逍是武林中大有來頭的人物,上文提及他是陽頂天的徒弟,那麼陽頂天的輩分難道比張三豐更高?
這個秘密恐怕永遠也無法知曉了,不知各位大俠是否有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