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古羅馬的遺址并不稀奇,不少國家里都有羅馬人存在的痕跡,英國自然也不例外。
英國西伯克郡的博克福德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在這個村莊周邊有一處古羅馬的別墅遺址。
根據考證這處遺址興建于公元四世紀左右,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英國人都將這地當成了普通的遺址,并沒有對其進行保護和發掘,但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使得這處小村莊不再寧靜。
那是2019年的一天,英國一支考古隊去了這地方考察,本來他們這次只是常規的考古研究,并沒有想著會有一些前所未有的發現。
可是就是這次無心之行,讓一幅巨型的古羅馬馬賽克壁畫重現天日。
這幅壁畫長達六米左右,不同于我們平常的理解,需要用顏料什麼的來畫,它是用很多小石子拼湊而成,不同的顏色組在一起,就好似我們現在看到的馬賽克。
所以,這種繪畫手法又被稱之為馬賽克畫法,這幅壁畫的重見天日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在它出現之前,全世界只有3幅,并且沒有一幅在英國。
所以它的出現讓英國人很興奮,甚至英國的考古專家們覺得這幅壁畫填補了英國古代藝術史上的空白。
這幅壁畫上描繪的是古代的一場戰車比賽,最終獲勝的人,便能迎娶公主,而這個故事也被看成是奧運會的起源。
也正是由于這幅壁畫的意義重大,讓英國考古專家們忽略了壁畫周圍一塊很不起眼的石板。
博克福德發現了巨型馬賽克壁畫的消息傳開之后,立即引起了當地人們的重視,為了讓民眾一起分享喜悅,考古隊還對壁畫的發掘進行了公開發掘。
英國太陽報、英國早報等知名媒體也用大筆墨來進行宣傳報道,伴隨著壁畫被清理出的還有一些獸骨和石塊,它們的照片也一起被登在了報紙上。
但是誰也沒想到,其中一塊不起眼的石塊會喧賓奪主。
這塊石塊的稀奇之處是因為上面竟然有五個簡體漢字:
吉姆在這里。
起初考古專家們并沒有在意這塊石塊,對于上面的漢字也沒有過多在意,覺得僅僅只是一種符號,但是有懂得中文的英國人看到了報紙上面刊登的石塊后,卻將這五個漢字給認了出來。
一時間,這塊石塊成為了人們備受關注的存在,畢竟1600多年前的石塊上出現了漢字,這一消息足夠震撼。
在公元四世紀的時候,中國還處在兩晉的亂世之中,要說當時的文化已經傳播到了大不列顛島上,這似乎是不可能的。
那麼這五個字背后究竟有什麼謎團,考古界也紛紛展開了各種猜想。
1600多年前的石板上出現了漢字,消息傳到中國之后,也引起了軒然大波,有些人認為古代先民當真是太厲害了,能把文化傳播到海外,讓人不服都不行。
可是仔細想想這件事的背后非常蹊蹺,畢竟在歷史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們所用的漢字書寫方式一直是繁體漢字。
直到1956年之后,中國才開始推廣簡體漢字,而繁體的漢字「這里」,在歷史文獻中的書寫方式是「這裏」,所以要說1600多年前就已經有了簡體漢字,確實足夠匪夷所思。
于是,考古專家們提出了兩條比較令人信服的猜想。
其一:文物造假說。
在科技發達的現在,文物造假已經屢見不鮮,依稀記得在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事件:一件瑪雅人留下來的文物上面出現的二維碼。
在人們的質疑聲中,當地的博物館不得不站出來澄清,這個二維碼并不是瑪雅人留下來的,而是現在人做出來用來宣揚公司文化的,只是被一些游客炒成了瑪雅人留下的二維碼罷了。
所以,這塊寫著漢字的石塊,也很有可能是一些人惡意炒作故意雕刻上去的。
其二:符號重疊說。
在文字出現之前,古代的人們總是會想方設法來記事,在石塊上刻畫符號,便是最為簡單的辦法。
所以就有些專家認為,這五個簡體漢字,或許本來就不是漢字,只是與漢字恰巧重疊的特殊符號。
不過這種解釋就比較牽強,畢竟符號與漢字重疊這種機率并不高,即便是重疊也不可能正好是一句通順的詞句。
此外,筆者覺得這很可能是一場烏龍事件,或許是有個頗為精通漢字的考古人員的兒子就是叫吉姆,他在發掘現場時,想到了要兒子帶回去一件禮物,便隨手拿起一塊石塊刻上了歪歪扭扭的漢字。
可是在相關媒體拍照的時候,恰巧將這個石塊拍了上去,這才造成了漢字出現在了發掘現場……
參考資料:《太陽報》/《英國早報》/《你不可不知的世界之謎》等。